摄影、编辑/甲戌
这是大德中医的第937期文章
陈正刚 | 中医特色皮肤科医师
清末名医兰亭先生第四代传人
坐诊时间:每周一、二、四全天,三、五下午
预约热线:0572-6676666
大德中医院长、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、中医特色皮肤科专家、中医内科专家。
出生于中医世家,清末名医兰亭先生第四代传人,行医50余载,早年在湖北中医药大学致力于中医临床与研究,后担任三甲医院中医学科带头人。崇尚“内难仲景学说”主攻皮肤科、内科、妇科及各类疑难杂症。利用现代中医理论与传统中医理、法、方、药相结合,通过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,总结出治疗各类疑难杂症的验方,效果显著。
擅长治疗:各类皮肤病以及肿瘤、胃肠消化疾病、肝病、性功能障碍、女子月经不调、痛经、不孕不育,特别是牛皮癣、神经性皮炎、白癜风、慢性湿疹、痤疮及各种类型脱发的诊治,慢性病调理,亚健康调理、四季进补等,疗效独特。
出汗是人体的一种代谢过程!但是过度出汗就是人体出现了一定的问题。在中医中,过度排汗是伤气的;今日要讲述的病症是——盗汗症!
本期采访对象——患者卢女士,一个真实的案例故事:
案例分析——卢女士,盗汗症。
病况:白天子出汗多,夜晚汗透衣服,易醒,睡眠质量极差
后经介绍找到我馆陈正刚教授,为其辩证论治:
【查体】:患者白天自汗多,夜寐不安,醒后汗止,时难入眠,大便尚可,小便频数,夜尿1~2次,舌红边紫,左脉弦细,右脉弦偏数。
【疗法】:陈老合其症状,为其特开方药;再建议其对日常饮食,作息调整。
服药1个疗程,卢女士自述,其白天自汗症状已经减轻很多,只有一点点的出汗情况,夜晚盗汗症状已经消失,后续将继续配合陈老的巩固治疗。
夜间盗汗的原因
①与睡眠环境如空气流通状况、被褥的厚度与透气等有关;
②睡前活动量过大或进食过多,可能造成入睡后最初2小时之内出汗较多;
③内分泌失调,如有糖尿病、甲亢的患者,以及有精神障碍、自律神经等功能失调的人,也都可能在晚上大量出汗;
④有些原发疾病如结核病、心内膜炎、淋巴瘤等恶性肿瘤,都可能会出现夜间盗汗的情况。
盗汗分为两种,一种属生理性的,一种属病理性的。比如小孩子代谢旺盛,活泼好动,出汗往往比成人量多,属生理现象。另一种指入睡后出汗,醒后即止,多属虚劳之症,尤以阴虚者多见。中医的说法是“阴虚则盗汗”,“阳虚则自汗”。
临床也有因阴虚而阴损及阳的阴阳两虚,由血瘀而致水湿内停的血瘀与水湿并见等,鉴别时更需详审,所以又细分为:阴虚盗汗、阳虚盗汗、气虚盗汗、血瘀盗汗、血虚盗汗、湿阻盗汗、外感盗汗。
盗汗常见现象
轻度盗汗:通常发生在入睡已深,或清晨5时左右,或在睡醒前1~2小时,患者身体会出现少量的汗液,醒后则不再出汗。
中度盗汗:通常发生在入睡后不久,随即出现全身出汗的现象,汗量较多,醒后则不再出汗。患者会感觉口干咽燥,擦干身上的汗液后,再入睡也不会再出汗。
重度盗汗:通常发生在入睡后不久或即将入睡时,患者全身出现大汗,醒后汗液虽然可以逐渐停止,但是再次入睡时,依然会满身大汗,严重影响睡眠。这类患者同时会兼有心情烦躁、口干舌燥、消瘦、疲乏不堪、大便干燥等症状。
如何预防盗汗
中医认为,“汗为心液”,若盗汗长期不止,心阴耗伤十分严重,应积极治疗。在治疗的同时,还要特别注意自我养护。主要有以下几点:
1、应加强必要的体育锻炼,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,注意劳逸结合。
2、在饮食方面要有宜忌规律,进行最适合自己的食疗调养,平时保持心情舒畅,生活有规律。可适当吃些大枣、黑豆、核桃、黑芝麻、百合、莲子等些滋阴补益的食物,少食辛辣动火食物,切勿饮酒,并多食一些育阴清热的新鲜蔬菜等,以使汗腺的分泌功能牢固的在机体健康的基础上得到恢复。
3、适当调节一下居住环境的温度与湿度,让居住环境稍偏凉一些。
4、被褥、铺板、睡衣等,应经常拆洗或晾晒,以保持干燥,并应经常洗澡,以减少汗液对皮肤的刺激。
当夜间出现盗汗症状时,要注意观察发汗原因,不可盲目服药,随意进补,以免引起不良后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