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兴大德中医馆 欢迎您!今天是: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
中医养生
我要分享

今日大暑丨三伏天养生妙招,做好了一整年少生病,请您为家人们收好!

时间:2022-02-18 08:29:00    作者:大德中医馆    阅读:次    字体大小:

今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——大暑;也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。



“斗指丙为大暑,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,故名曰大暑。”


大暑在五季中属长夏,土气所主,脾胃二官当令。是一年中阳气达到鼎盛,也是将由阳转阴的时节。热在三伏,今年的伏天时间更长些,一共40天。大暑则正属中伏前后。


酷暑多雨,暑湿之气容易乘虚而入,且暑气逼人,心气易于亏耗尤其老人、儿童、体虚气弱者往往难以将养。


所以这个节气养生显得刻不容缓,那么在大暑节气,我们又该如何养生呢?

图片


酷暑难耐,殊不知,此为一年中借天地之势进行自我调节最好的机会,阳虚体寒的人趁此时节可赶走寒气。“春夏养阳,冬病夏治”,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,在此时给予针对性的治疗,可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。


根据传统中医学理论,阳邪是由火热之气化成的,是夏季的主气。


一旦暑邪入侵人体,腠理便会打开,汗液分泌液会随之增多,可导致体液减少,而有口干舌燥、大便偏干、尿液偏黄、心烦意乱等症状,这就是中医讲的“伤津”。



如果进一步发展,可引起身体乏力寡言等“热病”症状。严重的可能导致昏倒、休克、甚至死亡。


这些都是中暑的症状,一旦出现上述症状,应立即将患者移至通风处休息,给病人喝些淡盐开水或绿豆汤、西瓜汁、酸梅汤等。


夏季预防中暑,还应注意合理安排工作,做到劳逸结合;避免在烈日下暴晒;注意室内降温;睡眠要充足;讲究饮食卫生。



大暑时节,人们情绪容易烦躁,激动,喜欢乱发脾气,心情不好,应注意进行日常自我调节。“调息静心,长如兆雪在心”是古代夏季养生的原则。


日常生活中,切忌过于激动、急躁愤怒。在大暑之日,可敛息涵养心神,压抑心火,达到“心静自然凉”的境界。




大暑节气养生重在一个“清”字,即在注重饮食“清洁”、机体“清热”的前提下,进行“清补”。


【清补】首先要祛湿。可以吃些清淡、易消化的食物,避免伤及肠胃道功能。


像山药、莲藕等,都是进补的佳品,绿豆清暑、薏仁祛湿,特别是绿豆薏仁粥,可供大暑之季清热祛湿。


  夏季膏方:主清补,运脾  


人体之阳主要来自于先天之本肾以及后天之本脾胃,当我们说到阳虚之时,通常主要指的是补脾和肾之阳虚。



夏季暑、湿二气为其主令,且常夹有火热之气,夏令阳强,汗出过多,人体气阴损伤,再则暑必夹湿,湿困中洲,枢轴为之不利,中运有所失常。

很多患者冬季服用膏方的疗效很好,症状得到明显的缓解和控制,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,“药力”也渐渐消退,此外夏秋之交,气温转凉时很多疾病易发作和加重。因此有必要在此之前为其选择一种兼有治疗和预防作用,而又服用方便、易于接受、依从性较高的治疗方法。膏方这种形式恰恰符合这些条件。


从患者对临床疗效的反映来看,夏季加服一料膏方确实能起到进一步巩固疗效的效果,明显减少换季时症状的发作。


图片

图片

中医讲养生要顺应时节,借天地之势,使身体更健康。夏天天气热,可以采用“热养生”的方法,达到以热制热。


而“热养生”并不等同于让自己变热,刻意出汗,而是通过调整饮食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善,避免寒凉入侵身体。



  少吃生冷食物  

夏季气温高、湿度大,生冷食物容易滋生细菌,吃不对会导致肠胃疾病。尽量少吃隔夜饭菜、生冷食物,饮食宜清淡。


  热水泡脚  

夏天泡脚,有助于祛除暑湿,让人精神振奋,增进食欲,促进睡眠。水温建议在40℃左右,泡脚的过程中,可以不断加入热水,以免水温下降。


大德中医推出的足浴包,选取10余种道地药材,研磨至粗颗粒状,不添加任何现代化学添加剂。即区别于市面上绝大多数的粉剂,泡完那些粉剂粘在桶里,清理泡脚桶十分麻烦,也更容易将药性挥发,让身体更易吸收。

图片

医馆有售:46元/

咨询热线:0572-6676666

图片

医馆有售:52元/

咨询热线:0572-6676666


医馆有售:48元/盒

咨询热线:0572-6676666


  洗热水澡  

常洗热水澡可以将身上的汗液冲洗一遍,使毛囊及皮肤保持清洁,还可使皮肤透气,加快皮肤和肌肉血管的血液循环,使毛细血管扩张,有利于机体排热,促进新陈代谢。水温不要超过40℃。


  解暑要喝热茶  

在古代,人们就懂得用喝热茶的方式,使体内热气散发出来,达到解暑的效果。通常饮热茶后,皮肤会慢慢发汗,而发汗能帮助体内热量散发。相反喝冷饮很难使热气排出体外,只是口腔觉得冰凉而已。



“中药组方茶饮”,指以中草药(单味或复方)代茶冲泡、煎煮,然后像茶一样饮用。中药代茶饮为我国的传统剂型,在中医理、法、方、药理论原则指导下,依据辩证或辩证与辩病相结合对病情的判断,为防治疾病、病后调理、养生保健而组方选药合制而成的剂型。


夏季气温高且又潮湿、闷热的日子,在夏季时节选择自身适合的中药组方茶饮可以缓解不思饮食,乏力疲倦,精神不振,生津止渴、利尿消暑等苦夏表现,可以促进脾胃运化、增加食欲,有利于伏阳,解暑,散寒,发热,对在夏季因大量食用冷饮、冰棍等,吹空调而出现寒邪、湿邪治疗效果非常好。


医馆有售:32元/包

咨询热线:0572-6676666


  运动不可少  

《黄帝内经》讲到,夏季养生需“使气得泄”,意思是说,夏季人的气息要向外宣发,即排汗。排汗重要的方式就是运动,运动不仅可以加速新陈代谢,增强体质,还可以加强热适应,提高人体调节体温的功能。而且正值小百家纤体第二季,运动养身又纤体,可以说是一举两得。但切记不要运动太剧烈,可以选择慢跑、太极、跳操等方式。


  睡觉不要贪凉  

人在熟睡时全身基础代谢减慢,体温调节功能下降,身体抵抗力变弱,这时如果贪凉开空调不盖被子,特别容易使寒气入侵体内,使身体生病。所以,三伏天睡觉不要贪凉,可以盖薄被保暖。



《黄帝内经》中也讲到,夏季养生要“无厌于日”,就是说夏天不要讨厌太阳。太阳中有对人体有益的远红外线,可以使身体温度升高,达到驱寒气的效果。


把对人体有益的远红外线,“搬”进身体里,利用夏天大好的养生机会,每天安睡8小时睡眠,让身体更舒适!

图片


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,阳气达到鼎盛,天地之气将由阳转阴。此节气高温闷热,且多有暑雨湿气,易耗津伤阳。此时湿气、暑气都会从汗液、小便排出。


  可按揉承山穴  


承山穴是祛湿大穴。湿气重的人按承山穴,酸胀痛感会非常明显。因湿重而常感困倦时,承山一按就能醒神了。按揉承山几分钟,会感觉身上微微发热,这表示膀胱经上的阳气被激发,正在排出湿气。




  三伏天,食苦避凉  


对于湿热、痰多的人来说,大暑养生重在“清”。大暑炎热,身体代谢旺盛,最适宜排毒。平素阴虚、湿热、痰湿的人往往发热心烦,口渴起痘。此时宜食苦味,苦瓜、苦菜等。



并且许多疾病来源和寒有关,寒最易引起血滞导致经络闭塞,进而引起疾病。人体的寒来源于身体受凉沉积、饮食冷饮等凉性东西沉积。


所以在夏季祛寒最好的自然办法就是上述所讲的出汗,食姜避免新寒侵入,另不可贪食凉食;此外三伏天贴三伏贴,温阳脏腑,冬病夏治,使本身寒凉的身体热起来。


  三伏天,冬病夏治  


“三伏贴”正是体现中医“冬病夏治”理论的一种有效疗法。在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,这些天是人体阳气最盛的,以辛温祛寒药物贴在背部不同穴位治疗,可以减轻冬季发病的症状,效果事半功倍。



图片

图片



大德中医馆

国家级名老中医·省市级名老中医

每周坐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