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兴大德中医馆 欢迎您!今天是: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
中医养生
我要分享

冬至一阳生,这些快要遗忘的习俗,你还记得多少?

时间:2022-02-21 12:52:00    作者:大德中医馆    阅读:次    字体大小:


冬至是24节气中最早被制订的一个,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-23日之间,古人认为自冬至起,白昼一天比一天长,阳气回升,天地阳气开始兴做渐强,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,是大吉之日。



“天时人事日相催,冬至阳生春又来。”


民俗专家表示,冬至是我国重要的岁时节日,古代民间有“冬至大如年”之说,其节日习俗传承已近3000年,是中华民族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

图片


阴极之至,阳气始生,日南至,日短之至,日影长之至,故曰“冬至”。“冬至大如年”,冬至又被称为“亚岁”,一是说明年关将近,余日不多;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,意思是仅亚于过年。



“吃了冬至面,一天长一线。”冬至日是一年中白天时间最短的一天。过了冬至以后,白天逐渐变长。



冬至起源

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,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,测定出了冬至,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,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。殷周时期,规定冬至前一天为岁终之日,冬至节相当于春节。后来实施夏历。但冬至一直排在24个节气的首位,称之为“亚岁”。



人们最初过冬至节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。古人认为自冬至起,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,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,是大吉之日。因此,后来一般春节期间的祭祖、家庭聚餐等习俗,也往往出现在冬至。把冬至作为节日来过源于汉代,盛于唐宋,相沿至今。



冬至三候

一候蚯蚓结;


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,此时阳气虽已生长,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,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;


二候麋角解;


麋与鹿同科,却阴阳不同,古人认为麋的角朝后生,所以为阴,而冬至一阳生,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;


三候水泉动。


由于阳气初生,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。


冬至养生


情志养生


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。冬至后养生原则就是要尽量减少阳气的消耗,保养精气,做到养精蓄锐,有益于防治疾病。



冬至养生应以静为主,切忌过于运动出汗,同时,冬至“养心”也很重要,应避免过于抑郁,思虑,避免长期“超负荷运转”防止过度劳累,积劳成疾。


运动养生


在锻炼上,不适合剧烈运动,如运动过大,身体大汗淋漓,毛孔张开,阳气易从皮肤外泄。人体的皮肤好比树叶,夏季出汗降低体温、帮助人体排毒,在冬天,则应该像松针一样收拢,利于闭藏。

饮食养生


俗话说“三九补一冬,来年无病痛”“药补不如食补”。冬季也是进补的好时机。



从中医角度看,冬天是藏精的季节,此时通过内调效果会更好,而运用膏方调理则是第一选择。


膏方是因人而异的,为一人一方,每个人病症有所不同,所以需要专业的、有经验的医生来诊断之后开膏方。”


“有针对性地吃膏方,对自身疾病控制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”


良心医·良心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