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至,冬天的第四个节气。所谓“至”,就是“极”的意思,是说在冬至这个节气期间,气温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。
同时,冬至无论从气象学上还是从中医学上都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。气象学上讲这是个最冷的时期,也是个冷暖开始交替的时期。
中医学上则认为冬至是个至阴的时期,中医有“阴极则阳”的说法,所以冬至开始阳气就正式萌发了,古人称之为“冬至一阳生”。
冬至万物未生,一阳初动,最宜休养生息,固护阳气。这个阴阳交替的时期,我们身体也应该有相应的调整,让自己去顺应自然的节奏,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让自己阳气满满。
初候蚯蚓结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中记载:“六阴寒极之时蚯蚓交相结而如绳也。阳气未动,屈首下向,阳气已动,回首上向,故屈曲而结。”
意思是说,在冬至时期蚯蚓会身体弯曲如结。这也说明这个时候,气温到了一年中最为寒冷的阶段。为保护阳气,我们应该做好身体的闭藏。
二候麋角解
夏至麋角解,古人认为鹿为阳兽,夏至时阳盛而一阴始生,所以鹿角会脱落。而麋属于阴兽,所以在冬至阴气盛极阳气始生之时角会脱落。此处“解”的发音为“害”。
正如《月令七十二侯集解》记载所述:“冬至一阳生,麋感阳气而角解矣,是夏至阳之极,冬至阴之极也。”由此也能看出,冬至阴气盛极,一阳始生,确实属阴阳交替之时。
三候水泉动
《月令七十二侯集解》记载:“水者天一之阳所生,阳生而动,今一阳初生故云耳。”水乃阳所生,所以冬至一阳生之时,水开始动了。
阴气盛极,寒气无孔不入。保护阳气最好的办法就是避寒,虽说这是个极其简单易懂的道理,但仍有太多人做不到或者不想做到。往往大多数青年人在冬季的穿着都是上身厚,下身薄。没病的时候不以为然,但生病时我想你会后悔当初的不以为然。
所谓闭藏,就是务必做到早睡晚起,不在夜间阳气闭藏的时候剧烈运动、出汗,不做任何非治疗性刮痧、拔罐、推拿按摩等令肌肤腠理舒张的活动。让心志安定,不做让情绪激烈变化的事情。
现代人普遍中气不足,而天生沉甸甸的蔬菜,最能补益中气,让人变得和蕴藏在地下的食物一样,有更深厚的力量。
现代社会人们所面对的各种诱惑太多,该静下来的时候我们在思考,该睡眠的时候我们在看手机,该吃饭的时候我们在喝酒,该喝水的时候我们在吃冷饮。
古人说的“以妄为常”“以酒为浆”“以欲竭其精”就是我们现代生活的真实写照,这样的状态下我们的身体又怎么可能阳气满满呢?
人体的阳气无论是由内而外的生发,还是由外而内的闭藏,这些过程都需要气血的条畅。因此,良好的情绪管理也是保证阳气满满的一个重要环节。有时候手脚冰凉、怕冷并非阳气不足,而是气血运行不畅导致阳气不能生发出来罢了。
一阳来复。阳气的生长壮大收藏又重新开始,恰如生命的轮回。在古人看来,冬至才是一年的开始,守着身体中即将萌动的阳气。
冬至佳节,迎接新年,大德中医祝您冬至团圆,阖家欢乐!

大德中医馆
国家级名老中医·省市级名老中医
每周坐诊
【中医皮肤科】
纯中医内服/外敷治疗牛皮癣(银屑病),白癜风,慢性湿疹,荨麻疹,手足癣,痤疮,黄褐斑,鱼鳞病,青春痘,等各类皮肤疑难杂症。
【中医妇科】
纯中医治疗不孕不育,乳腺增生,月经不调,妇科炎症,子宫肌瘤,卵巢早衰,妇科炎症,以及各类妇科疑难杂症。
【中医儿科】
纯中医内服/外敷治疗小儿发热,咳嗽,腹泻,消化不良,遗尿,反复呼吸道感染,肺炎,厌食,免疫力低下等儿科常见病及疑难杂症等。
【中医内科】
纯中医治疗慢性胃炎,糜烂性胃炎,萎缩性胃炎,十二指肠溃疡,慢性肠炎,胃溃疡,肠化生,胆囊炎,结石,失眠等内科疑难杂症。
【中医肿瘤科】
纯中医治疗食管癌,胃癌,肝癌,肠癌,子宫癌,乳腺癌等各系统恶性肿瘤及术后或放化疗后康复治疗调理等。
【中医疼痛科】
利用各种治疗手段和中药内服相结合的方法治疗各种关节痛,风湿,类风湿,颈肩腰腿痛等,从根本上解决疼痛。
【中医理疗科】
各种特色针灸,拔罐,推拿,刮痧等传统中医理疗手法以及各种先进的康复治疗设备,热敷,电疗,中药穴位渗透,皮肤病外部治疗等。
【中医治未病】
中医体检,中医问诊,体质辨识,中医调养,中医健康管理,未病先防,提高生命品质及病后康复调理,亚健康调理等。